序 Preface

總是到集結資料要彙整的時候 , 才驚覺還有那麼多事沒有做 , 平時看朋友們似乎很悠哉忙著閒的樣子 , 等到輪到自己時才知道 , 悠哉是為了醞釀那一觸而發的疾書靈感 , 這是一種必須 , 否則只能枯坐什麼都做不了 , 苦腦到哀聲捉髮到使自己爆炸為止 .

這本書的正式版一動就是二年多 , 要求完美的性子是怎麼樣也無法改變 , 也就只有一點一點慢慢的 , 照著自己的意思和腳步來 , 雖然慢但有情感的深度 , 前行版本急就章的趕件工作方式實在不是我的風格 , 但我真心的感謝每一位真情支持我的朋友 , 更感謝讓我感受到許多挫折的逆貴人 . 朋友們都納悶 , 怎麼發了書卻不見正式的分享會 , 其實我都在山居小屋裡 , 和我的小蘋果反覆推敲著正式版本的內容 , 己經數不清到底推翻了多少想法和版本 , 趁著此時有心情換上新名柔墨的同時先來著墨前序 . 這本書以呂柔墨的視角完整的紀錄呂芳芸時期的舞蹈人生 . 
非常的感謝給我許多寶貴意見的老爹 , 他的直言讓我走出困惑 , 將這本書當做是自己的作品來做 , 過程中練習更清晰的辦證人性 , 接受最真實的自己 .

2003  年我從舊金山帶回來的 , 是我個人對於以阿拉伯即興舞蹈為基礎的創作概念 , 我的學習除了傳統舞式及曲式之外 , 舞蹈訓練重心是以創作為主要項目 , 我們是少數堅持以阿拉伯古典音樂舞蹈創作的其中一門 , 在舊金山生活之前我這個道地的台中妹 , 是俄式芭蕾的狂熱份子 . 

我回來台灣時 , 莎芮克當中的 Egyptian Baledy  己在由以色列回國的李宛儒推行之下 , 形成是一股熱潮 , 對於當時台灣盛行風氣還不甚了解的我 , 再加上這波熱潮裡對於美國莎芮克的未聞與好奇 , 使得我也快速的被推上了這一波流行裡 , 由於當年它對台灣人來說很陌生再加上 Egyptian Baledy 和商演肚皮舞這二個類別在台灣十分受到歡迎 , 媒體對於當時我所敘述的概念想法完全無法下筆 . 因此當時的公關基於市場的考量 , 要求我先配合台灣市場動態 , 先以介紹美國流行的 Egyptian Baledy 為主 , 待台灣的觀眾己經熟悉呂芳芸是誰時 , 再慢慢的發表我自己的創作及概念 .
嘗試了三 年的配合 , 我始終格格不入商演環境之中而選擇退出 , 而這十年對我來說 , 最大的學習倒不是創作的執行 , 而是該如何善巧的答應問題不惱怒 , 這個過程一走就是十多年  . 我的心裡始終非常的感謝當初盡其所能將我介紹給媒體和觀眾的PR們 . 

那些年在父親始終無法理解接受甚至決裂的那段歷程中 , 若不是他看見了幾則專題的報導 , 父親與我大概一直會處於斷絕的關係 .  過往十年的這段記憶裡 , 有很多是因為台灣被動式學習慣性裡造成的沖擊 . 我選擇埋頭在創作與團員們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身體姿態的實驗裡誰也不想見 . 

2006 年我的心裡曾經強烈的興起了回舊金山定居生活的念頭 , 但在2007的宓妃發表之後 , 與無垢的林麗珍老師的一席談話 , 改變了我的心意 . 我決定繼續留下來 , 開始婉謝所有的邀請 , 追尋我的道路直至清明 , 我只需要做好我自己 . 

在酌磨著正式版製作一切的時光 , 讓我能真的靜下心來好好的善待自己的身體 , 過去為了製作的順利 , 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 , 總是不顧一切的在拼命 . 長期發炎的雙眼己接近康復狀態之中 , 2013年底被醫生宣佈不能再跳舞的腳踝 , 在安靜的修養復健治療後己完全復原 . 原以為復原無望的右手肘 , 經由兩位醫生悉心的照料 , 此時在第三位醫生的協助下, 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開始變得可以期待 . 過度使用磨損的膝蓋 , 被醫生評定為八十歲骨質年齡 , 也己經順利的開始進行PRP 療程之中 . 這些排練及演出受的傷 , 雖然在療癒過程中伴隨著隨時發作的身心疼痛 , 但復原之後所感到的平安和身心喜悅 , 讓一切都很值得 .

這本書是對於至2013年為止的十年創作歷程的回顧 , 我從來就不愛陷在無意義的爭論之中 . 身為一個舞蹈實踐者 , 這本書說的是關於我的創作 . 
至於大家始終好奇的阿拉伯舞蹈所涉及的伊斯蘭女權自主與舞蹈文化意識等這些舞蹈研究議題 , 不在本書的討論闡述範圍 

同時也藉由這本書向林麗珍老師及好友李宛儒致上敬意 . 

感謝鍾雲如女士不厭其煩的從旁指導所有和這本書有關的大大小小的事 , 以及瑪優文化的執行和耐心 , 才有貝里珠的初版嘗試和正式版的實踐 . 

謝謝最包容我的梵瑩 , 因為有妳的愛 , 我才能一直有創作的動力 , 人生的路很長 , 媽咪永遠是妳最好的朋友 .
0.9439貝里珠 , 獻給每一位在身邊用實際行動支持我的朋友 , 因為有正在翻閱這本書的你 , 貝里珠正式版本才能真的付諸實行 .





2015.10.17